技术转移服务

Technology Transfer Center

碳中和背景下的烟气CO₂捕集和利用

时间:2022-06-09   |   浏览:158

成果简介:

习近平在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在2030年前碳排放将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中国年排放100多亿吨CO2,占全世界总排放量的28%居世界首位。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尚处于经济上升期、需通过能源结构转型,力争实现“双碳”目标。化石燃料能效提升与终端用能电气化、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等代替和CUUS是主要的碳减排的路径。CCUSCO2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是现阶段唯一能大幅度减少石化CO2能源排放的技术。

浙江大学团队针对CO2吸收技术方向主要涉及开发新型吸收剂(两相吸收剂)、改造新型设备(改性塑料填塔、高效板式换热器)、优化低能耗工工艺(富液分级流工艺、MVR工艺)、根据污染物排放特性制定吸收塔出口污染物控制方案等的研究。

针对CO2利用的研究主要涉及CO2矿化养护混凝土、微藻减排燃煤烟气电厂CO2利用CO2制备甲醇、二甲醚、烃类燃料等化工产品。利用燃煤电厂建立10平方米的微藻示范工程,优化养藻系统,每年捕集利用能力达到2000吨、生产微藻生物质能力达到500吨。


200Nm3/h烟气CO2捕集装置

CO2矿化养护混凝土工艺

潜在应用:

用于工业二氧化碳排放治理等。

技术优势:

1.两相吸收剂可再生能耗降低2.2-2.5GJ/tCO260℃的粘度为10-30cP,粘度升高,换热器的热换系数降低;

2.开发的350Y增强聚丙烯规整填料,满足90%以上脱除率等关键性能指标,长期测试未出现溶胀、氧化等失效问题;

3.将吸收塔中间冷却、再生塔富液分级流和MVR工艺结合,总能耗降低20%以上;

部分专利技术:

1.一种用于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的方形填料塔

专利申请号CN201611091203.1

技术分类B01D53/14 通过吸收作用[2006.01]

专利简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的方形填料塔,所述方形填料塔包括位于烟气出口下端的吸收剂初始分布器、吸收剂初始分布器下端的竖板式填料以及位于方形填料塔塔底用于通入烟气二氧化碳的辐射导流式气体分布器;所述辐射导流式气体分布器包括气体进口管、蝶形底板、蝶形封板和若干辐射导流板;所述蝶形底板与气体进口管的出口连通;所述辐射导流板沿着气体进口管的出口径向设置于蝶形底板和蝶形封板之间。该方形填料塔解决了填料塔传质效率低、塔内气相分布不均和投资成本高等问题。

2.一种复合胶凝材料结合碳酸化养护技术制备工业固废基免烧砖的方法

专利申请号CN202010312161.X

技术分类 C04B28/04硅酸盐水泥〔4[2006.01]

专利简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胶凝材料结合碳酸化养护技术制备工业固废基免烧砖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将炉底渣研磨后进行筛分和调控级配,筛分的筛孔尺寸直径为4.75mm‑150μm,调控级配至20%以上分布在250微米‑425微米;(2)将包括炉底渣、水泥和辅助胶凝材料的胶凝材料干料充分混合,将加水后的混合胶凝材料压制成型,经过预养护之后进行CO2矿化养护,得到工业固废基免烧砖。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使其适应CO2矿化养护特性,解决炉底渣的利用途径单一、附加值低的利用问题获得性能优异的建材制品。

3.一种低再生能耗和低污染物排放的CO2捕集系统

专利申请号:CN202010014499.7

技术分类:B01D53/78 利用气液接触〔6

专利简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再生能耗和低污染物排放的烟气CO2捕集装置,所述烟气CO2捕集装置包括烟气预处理单元、吸收单元、污染物控制单元、富液分流解吸单元、低压富液闪蒸单元;所述烟气依次经过烟气预处理单元、吸收单元和污染物控制单元后排空,吸收单元产生的吸收剂富液依次经过低压富液闪蒸单元和富液分流解吸单元进行吸收剂的再生,再生后的吸收剂进入到吸收单元。本发明提供的烟气CO2捕集装置实现了系统运行时的热量的高效回收,降低系统运行能耗,同时达到降低污染排放的目的。

4.一种用于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吸收塔的塑料填料的加工装置

专利申请号:CN202010014498.2

技术分类:B29C43/24 压延〔4[2006.01]

专利简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吸收塔的塑料填料的加工装置,所述塑料填料包括塑料波纹板,所述塑料波纹板的加工装置包括塑料混炼压板机、表面压纹机和波纹压型机压形机,塑料填料依次经塑料混炼压板机压制成平板、表面压纹机压制微米级多孔结构或微米级沟槽纹理结构、波纹压形机压制带直角减压的波纹,得到塑料波纹板,并经切割和组合成塑料填料模块;所述表面压纹机包括上滚轮和下滚轮,所述上滚轮和下滚轮上构造有微米多孔结构或微米级沟槽纹理结构。本发明提供的加工装置具有高效率的特点。


项目联系人:

杨老师

Tel0571-88206737

Email: jszy5@zj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