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

Zijin Scientific Innovation Platform

【专利转让/许可公示】真菌荧光素酶截短体在提高真菌或植物生物发光强度中的应用等_三件成果转让的公示

时间:2024-12-06   |   浏览:10

浙江大学3件成果拟转让,现将相关信息予以公示。

[1] 成果名称:真菌荧光素酶截短体在提高真菌或植物生物发光强度中的应用

完成人:都浩; 钟静玲

权利人:浙江大学

成果类型:发明专利申请

成果号:CN202310497123.X

成果简介:本发明公开了真菌荧光素酶截短体在提高真菌或植物生物发光强度中的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真菌或植物基因组中整合有HispS基因、CPH基因、H3H基因、NPGA基因、真菌荧光素酶截短体编码基因,所述真菌荧光素酶截短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为真菌荧光素酶氨基酸序列的N端截去20个氨基酸。本发明将真菌荧光素酶截短体代替真菌荧光素酶与参与真菌或植物生物发光的HispSCPHH3HNPGA共同表达,可以显著提升真菌与植物的生物自发光强度,光量子强度提高1.5倍以上。本发明为可持续发光真菌构建以及可持续发光植物的育种和生产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技术方案。  

[2] 成果名称:一种基于真菌生物发光途径的蛋白质-DNA互作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

完成人:都浩; 孙思远; 倪启业; 罗大仁; 瞿成杙

权利人:浙江大学

成果类型:发明专利申请

成果号:CN202410723787.8

成果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真菌生物发光途径的蛋白质DNA互作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检测方法包括:(1)构建用于表达HispSCPHH3HNPGA的多基因载体;(2)将待验证的目标蛋白质编码基因片段克隆到表达载体中构建目的蛋白表达载体;将待验证的目的DNA片段克隆到报告基因表达载体中Luz基因的上游,构建目的DNALuz载体;(3)利用瞬时转化技术将三个表达载体共同转化到受体中表达,观察受体的发光情况,判断目标蛋白质与目的DNA是否互作。本发明首次利用真菌生物发光途径开发用于检测蛋白质‑DNA互作的工具,方便简单,动植物受体均可用,灵敏度高,无需添加底物即可实现荧光检测。

[3] 成果名称:TOR基因在提高作物抗旱性和氮利用效率中的应用

完成人:都浩; 陈文臻

权利人:浙江大学

成果类型:发明专利申请

成果号:CN202210906442.7

成果简介:本发明公开了TOR基因在提高作物抗旱性和氮利用效率中的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应用包括:利用过表达技术手段使得TOR基因编码蛋白在作物中过量表达,进而获得具有抗旱性及对氮利用效率增强的作物植株,所述TOR基因的CDS区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或与SEQ ID NO.1所示序列具有至少70%同源性且编码的蛋白在功能上等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控作物对氮利用的基因TOR,利用转基因获得TOR基因功能增强型植株,TOR基因过表达植株在正常生长及干旱条件下的生物量、产量和氮利用效率均显著提高,为作物新品种育种提供候选基因,在农业开发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转化方式:转让

定价方式:协议定价

转化价格:100万元

关联情况:非关联

 

公示期自2024126日至20241220日。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向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提交异议书及有关证据。

电话:0571-88982817,邮箱:ott@zju.edu.cn。

 

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

20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