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果名称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气雾剂与贴剂
2.所属领域
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
3.行业痛点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是小气道病变(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和肺实质破坏(肺气肿)共同作用的结果。COPD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主要病种之一,据世卫组织预测,到2030 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将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的全世界第三大死因。
肺气肿示意图
2007年我国对7 个地区20245成年人群进行的调查显示,COPD患病率在40岁以上人群中高达8 .2%。COPD不仅仅患病率高,而且病程呈进行性发展,可引起劳动力丧失、生活质量减退,最终导致的致残、致死率也很高。
迄今为止COP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而普遍认为COPD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气
道、 肺实质和肺血管的慢性炎症、氧化应激、肺部的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慢性黏液高分泌以及 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如胆碱能神经受体分布异常)等。根据COPD的主要特征,改善气 流受限和控制炎症反应是目前临床上的主要治疗措施。目前临床使用的化学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支气管扩张剂:支气管扩张剂是治疗COPD的关键药物,扩张支气管是缓解症状的主要措施。
糖皮质激素:COPD患者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的量一效关系及安全性尚不清楚,使用激素的目的在于能减轻症状、降低死亡率。
抗生素:近10多年的研究支持,感染是C0PD一个主要的因素,使用抗生素可以控制炎症,但反复使用易引起耐药性。
其它类,如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抗氧剂等。
总体而言,这些药物治疗效果均有限,且有诸多副作用,对于预防其进展和疾病恶化影响不大。
目前,获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COPD化学药物多是单一化学成分,其中绝大多数为支气管扩张剂。然而大多数COPD患者都需要多种药物支持,以改善症状。
4.解决方案
专利一: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气雾剂(ZL201711081396.7)
专利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气雾剂,由有效成分、附加剂、抛射剂组成,其中有效成分由藁本内酯、苦参碱、贝母甲素三种化合物按比例组成,三种有效成分组成的质量比每种组分均为1%~99%,有效成分占气雾剂质量比例范围为1~99%。气雾剂剂型为溶液型和混选型两种。所述的气雾剂药物,通过COPD动物模型,证明其具有抑制相关炎症因子分泌、抑制黏液高分泌相关蛋白表达、抑制上皮细胞凋亡和坏死等多种作用,能够直达患处,起效快,疗效好,经动物实验证明其具有良好抗COPD的作用,可在制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优势:本发明气雾剂通过COPD动物模型评价,证明其能够抑制相关炎症因子分泌、抑制黏液高分泌相关蛋白表达、抑制上皮细胞凋亡和坏死等作用,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本发明借助中医药多途径、多靶点治疗COPD的优势,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多种天然产物具有支气管舒张、抗菌、抗炎功效,进一步研究发现,以三种类型的有效成分组方,不仅可以发挥更好的对症治疗药效,而且可以有效改善肺部及支气管部位病变。在此基础上,通过制剂处方筛选和工艺优化制备了定量吸入气雾剂,能够使得药物直达起效部位,发挥良好的药效,同时避免了中药成分复杂带来的临床风险。经文献检索,目前含有两种以上药物成分,以不同的作用方式来改善肺功能的药物尚未在临床使用。
图 本发明三种有效成分的结构式
图 药物对COPD模型大鼠Muc5AC的mRNA表达的影响
图 药物对COPD模型大鼠肺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专利二: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贴剂(ZL201711192893.4)
专利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贴剂,由包括背衬层、含药骨架层、粘合剂层和保护层组成,含药骨架层由有效成分丁烯基苯酞、苦参碱、贝母甲素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基质构成。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贴剂的制剂处方及工艺方法。本发明的在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贴剂在制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贴剂为储库型贴剂,能够直接作用于患处,起效快,疗效好,通过COPD动物模型评价,证实其能呈剂量依赖抑制致敏豚鼠抗原攻击后BALF中嗜酸粒细胞升高,同时高剂量贴剂组嗜酸性粒细胞的比例也有显著下降,提示贴剂有抑制COPD炎症细胞渗出的作用,具有潜在的抗COPD的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可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技术优势:本发明贴剂为储库型贴剂,能够直接作用于患处,起效快,疗效好,经Hartley品系豚鼠COPD模型动物实验证明其能呈剂量依赖抑制致敏豚鼠抗原攻击后BALF中嗜酸粒细胞升高,同时高剂量贴剂组嗜酸性粒细胞的比例也有显著下降,提示贴剂有抑制COPD炎症细胞渗出的作用,具有潜在的抗COPD的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可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图 本发明的三种有效成分的结构式
图 贴剂药物对不同组别豚鼠肺组织炎症的影响(HE染色法×400)
图 凝胶贴膏对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比例的影响
本成果已申请并获得国内专利授权。
专利许可、转让、作价投资等,具体详谈。
周长新,男,副教授,1965年6月出生,1984年-1988年在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专业学习,1991年-1994年在中国药科大学天然药化研究室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1997年-2000年在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2000年-2002年在浙江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2年至今在浙江大学药学院从事天然药物化学及中药新药的研发工作。
重点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结核、呼吸系统疾病,从古方及传统中药中发现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的有效部位(群)、有效成分,并研制成单体、单方及复方制剂,目前对20余种药用植物进行了系统的化学研究,先后分离鉴定了400多个化学成分,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基金项目在内等纵横向项目10余项。参与获得中药一类新药临床批件一份。此外,参与中药大健康产品的研究开发,内容涉及保健品、日化产品等多个领域。
浙江大学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
成果转化项目服务中心 吴老师:0571-88982822
技术转移中心 余老师:0571-88208236
注:所有成果技术资料来自研究团队,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咨询授权请联系:0571-88982822(吴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