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简介:
由于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问题,全球已有超过 120 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碳中和目标。作为最大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国,中国占全球碳排放量的30%以上,其节能减排行动不仅关系到国内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而且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至关重要。预计到 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年新增装机量预计超1100GWh,其中国内装机量可达 453GWh(三元电池装机量达 196GWh,磷酸铁锂及其他装机量达 257GWh)。按照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以及
动力电池产量,预计未来几年,国内废弃动力电池折合固体废弃物将达100万吨以上。因此,废弃动力电池的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浙江大学针对废弃动力电池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展了多年的研究,以分离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为目标,进行了电池拆解-粉体回收等过程的系统研究,形成了废弃动力电池有价金属高效分离与回收的工艺路线。
技术优势:
1.建立了废弃电池破碎分选中试装备,实现铜粒、铝粒、隔膜与黑粉的高效分离,黑粉回收率>98%;
2.针对黑粉中有价金属浸出困难的问题,通过热解气氛、升温速率与热解温度调控,形成梯级热解与有价金属固相还原技术;
3.开发了黑粉部分还原与中性/弱酸性浸出结合的有价金属逐级提取技术。
知识产权:
1.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回收修复方法,CN202210868777.4
2.发明专利,一种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资源化用于铁空气电池的方法,CN201610053510.4
3.发明专利,一种废旧三元锂电池软包全组分回收的方法,CN201910822814.6
4.发明专利,一种从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回收有价元素的方法,CN201910166805.6
合作模式:
技术开发、专利转让、专利许可等。